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我国航空航天高温合金已从研究到全面大规模国产化的拐点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1/4/27 8:10:06
  需求端:我国重点型号武器装备在“十三五”已经跨过研制定型阶段,在“十四五”将进入批量列装阶段,随之带动高温合金材料也会从“多品种、小批量”进入“大规模批产”阶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国际秩序下,我国军事装备发展进入加速追赶期,核心导向是围绕打赢一场常规战争的能力建设,因此备战能力建设背景下导弹、军机等战术性装备是补缺口、强训练的重点装备采购方向;这些装备在“十三五”完成研制定型也为“十四五”期间从装备到上游原材料的放量采购奠定了产业基础。

  总体来看,国内高温合金的发展基本和国内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因此,随着未来国内新军机、新舰艇的逐步入列,国产发动机逐步走向前台,国产高温合金材料的发展正迎来重要的机遇和转折点。

  供给端:我国高温合金经历从仿制到引进再到自主创新的过程,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拥有较先进技术装备的生产基地,而且也看到很多高温合金相关企业近期在实施扩产计划。自1956年第一炉高温合金GH3030试炼成功,迄今为止,我国高温合金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已经历60多年的发展历程。回顾6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高温合金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主创新,合金的耐温性能从低到高,先进工艺得到应用,新型材料得以开发,生产工艺不断改进且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建立和完善了我国的高温合金体系,使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生产和发展所需的高温合金材料立足国内,也为其它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需要的高温材料。我国成为继美、英、俄以外,世界上第四个具有自己高温合金体系的国家。
此文关键字: